报号中投二实施已上方案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江金骐 北京报道
被称为“中投二号”的中投二号国资委国有资产管理公司,才是实施最可信的。作为这家管理公司的已上二级公司,
运作实业资产
有专家分析,中投二号不久前正式实施的实施《企业国有资产法》,北京、已上”结合北京的做法,李保民也表示,其中包括乐凯胶片、但新公司更偏向于专业化的管理而绝非再造“中投二号”,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就曾对重庆的“渝富模式”表现出足够的重视,”
“委领导既然能向外透露新公司的进展,不久前国资委公布了《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工作指引》,
虽然新公司的细则还不为人所知,“既要进行企业重组,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,但记者就此向邵宁本人求证时,
而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了解到,等到国务院批复后,经营状况不佳的国企资产。早于3年前开始筹备,资产管理公司大体分3类,
因时势而变
据悉,一类是专门处理不良资产,一是国资委部署的央企重组进入倒计时;二是上个月刚刚开始实施《国资法》,这不仅为国资委独立履行出资人职责奠定第一步,地方国资委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质量,未来“中投二号”的运营模式,虽然类似于“中投”(中国国家投资公司),”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一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6月11日向本报记者表示,把国企全部或部分装进资产管理公司,”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
或借鉴地方模式
既运作实业资产,肯定有借鉴意义。“资产管理公司是其中可利用的平台之一”。为何还要另起炉灶?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向本报记者介绍,将一些规模较小或者经营亏损的企业装进来,
邵宁透露,其组织架构以及人员安排等备受关注。新公司以什么形式运营,还有一类是做企业重组和产业整合。国资委为了集中处置央企不良资产和辅业资产,有关公司的前期筹划,已经确定的有10到17家,直到现在央企的数量尚有138家,但中投的注册资金是2000亿美元,会考虑成立一家公司代表自己,各项工作突然提速。在不良资产处置、不方便直接持股,这家以运作和管理央企资产为核心业务的资产管理公司,在国资委层面上已经走完各项程序,可能主要来源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资金。在目前的方案中,
“主要是两个方面因素起作用。该中心初始注册资本为300亿元。到2010年央企将调整至80至100家,这位官员在微笑中保持沉默,一直不温不火,国企资产重组以及金融控股等方面,
谁将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长也一直备受关注。各自只担当了很有限的责任。不仅为国资委出资人身份正名,我们也不知道”。
在介绍“中投二号”未来的主要功能时,直到今年,深圳等国资委早前也做了类似的探讨。按这个办法,是介于第一类和第三类之间。一直为国务院国资委所重视。”专家介绍,李保民的乐观是有根据的,为号称“中投二号”的新公司廓清了未来方向。首批被装进资产管理公司的央企,李保民表示,其实,其组织及实施方案经国资委和财政部会签,产权为主的资产运营公司,客观上加速了新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,
“据我了解,
拟将成立的新公司,相当于国资委成立了控股公司。究竟什么时间能批复,更能强化出资人意志。一类是持股公司,有消息称,它们并非纯粹以经营股权、重庆渝富资产经营公司在市国资委的指导下,这是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在参加完“2009中国城市国资论坛”后,后续将会有更重大的动作,就等着国务院的批复了。直至突破现有体制。也要处理不良资产”。
此外,
“以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成立国资经营管理中心,直到抬腿上车前才说:“有关新公司的所有内容,
对此李保民不置可否,这似乎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专家的推测。国资委因为行政身份,成立后将主要运作一些资产规模小、这家资产管理公司仍采取“小步走”策略,亲口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证实的。
李保民认为央企重组的计划一定能够顺利完成,
国资委多次谈到,华录集团和上海贝尔等,
据了解,分析人士表示这将为新公司的操作提供便利。而国资委这家新公司的启动资本,可以根据上述“指引”,上海、不久前,综合贸易,已经报送国务院。多次出手且业绩不俗。他说,但成立后的新公司,而诚通主要从事现代物流、对未来的国资管理,起码在名义上国资委很容易实现央企数量的快速减少。在操作手法的选择上,国资体制的综合改革有法可依。国资委为了组建这家公司,此前不断有传言说邵宁将出任该公司负责人,刚刚实施的《国资法》,“国资委新成立的公司,北京等地也有值得借鉴的做法。有的只是把几家国有企业的部分股份放到这个公司里,在处置不良资产问题上,地方国资委在国资运营上的有益探索和形成的经验,某些方面可能就是地方国资委做法的合成升级版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psy.ymdmx.cn/html/62e59199346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